朱元璋赐的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在历史的尘埃中,一位杰出的开国丞相李善长的故事令人深思。他曾是朱元璋的亲信,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被赐以铁券,享有“免二死,子免一死”的特权。最终他还是被朱元璋处死,全家七十余人遭难。为何免死金牌不能救李善长一命?让我们回溯历史,其中的奥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少时读书,富有智谋。元末乱世,他投奔朱元璋,成为其开国丞相。他的才智和谋略深得朱元璋信任,拜为右相国,后改左丞相,居百官之首。他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大总管”,李善长被朱元璋尊称为“在世萧何”,是明朝建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不仅是朱元璋登基典礼的“总导演”,还是其亲家翁。他的身份极其尊贵,拥有位极人臣、皇亲国戚的身份。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特别提到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场军功,但“给军食,功甚大”,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并赐以铁券。这位看似再安全不过的功臣,却在不久后卷入胡惟庸案。
胡惟庸曾试图拉李善长下水,但李善长坚决拒绝。李善长的一句无奈之语“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被他的下人透露出来,被朱元璋视为谋反的证据。从此,那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开国丞相步入了死亡的阴影。
在《明史》中,星相学家曾言天象异变,预示要“移大臣”。在古代中国,皇帝常因天象异变而以顺应天意。李善长遭遇的星变之兆似乎预示了他的命运。当年朱元璋亲赐的铁券免死牌在此刻变得无济于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功劳和特权,只要存在真实的或可能的、哪怕是臆想的威胁到皇帝地位稳固的人和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李善长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曾是开国功臣、亲信、亲家翁,拥有免死金牌,但在皇权的绝对权威面前,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
十大未解之谜
- 朱元璋赐的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 全国各地花团锦簇喜迎国庆
- 秦始皇动用劳动力修筑长城的时候,真的累死了
- 古人是怎么撩妹的呢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大师手法
- 诸葛亮死前为什么要下令四人抬棺,绳断便葬 他
- 乾隆最爱的女人孝贤纯皇后的死因真相
- 商鞅变法后,秦国最屈辱的一战,函谷关被攻破,还
- 重磅!太阳系行星发现海洋
- 储能产业今年增势依然强劲
- 刘备本来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结果都被他错过
- 夏商周灭亡,有个共同原因你们得到什么启示
- 失忆高材生流浪汉漂泊十余年返乡
- 曹操如果在华容道被关羽杀了,三国的格局会怎
- 吴起变法是怎样的?为什么最终会一无所获?
- 超市老板娘穿着暴露引热议
- 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