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西医医院,自1835年创办至今,早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这座医院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医疗实力,以下为医院的核心信息梳理。
一、历史沿革
该医院的前身是1835年由美国医生伯驾创办的眼科医局,后来更名为博济医院。这里是中国西医历史的摇篮,开创了中国西医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首例眼疾手术、术、病理解剖术及首本医学杂志等。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以“逸仙”之名学医,医院因此得名“孙逸仙纪念医院”。
二、院区布局
现代,医院的布局更为合理和完善。目前,医院包含北院区、南院区、深汕院区(深汕中心医院)、南校园门诊部等多个院区,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需求。花都院区将于2024年11月启用,为病患提供更加充足的医疗资源。到2025年3月,花都院区将新增心血管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病区,配备先进的心导管介入治疗、消化内镜中心及血透中心,形成一条完整的“病房-手术-术后管理”服务链。
三、医疗特色
医院拥有众多重点学科和技术亮点。在重点学科方面,医院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如肾病、普外、肿瘤学等;还有26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如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在技术亮点方面,医院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2025年3月完成的多例新型植入手术,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医院还开展了多学科协同诊疗及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四、学科与人才
医院学科齐全,人才济济。目前,医院编制床位超3000张,年诊疗量逾302万人次。现有职工5700余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6人以及国家级海外人才8人。医院的服务能力强大,年出院患者超12万人次,年手术量逾10万例,覆盖心血管、肿瘤、康复等全科领域。
五、荣誉与成就
医院荣誉众多,实力有目共睹。2018年,医院获评国家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024年更是入选全国首批“大器官移植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在社会评价方面,新院区环境舒适、医护服务贴心,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医院的实力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雄厚实力、先进技术和良好口碑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未来,医院将继续致力于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