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徐昌图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这首五代词,由徐昌图创作,深刻描绘了游子漂泊的孤寂与羁旅愁思。
一、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五代乱世,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徐昌图个人身世坎坷,经历了由闽入宋的仕途变迁。在这首词中,“浮生长恨飘蓬”既表达了他对个人身世的感慨,也透露出对乱世飘零的无奈。
二、内容赏析
1. 上阕:离别场景
开篇“饮散离亭西去”,我们便能感受到一场离别的氛围。词人用“浮生”“飘蓬”直抒胸臆,道出人生如寄的悲凉。回望之处,只见“烟柳重重”,暮色苍茫。孤雁寒日,意象萧瑟,勾勒出一幅苍茫萧瑟的秋景图。
2. 下阕:孤旅情思
“今夜画船何处”,以问句表达漂泊无依的迷茫。月色朦胧中,“潮平淮月朦胧”,借月色渲染出内心的愁绪。末句“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通过孤灯、轻浪等细节,描绘出酒醒后辗转难眠的凄清场景,令人感受到游子的孤独与凄苦。
三、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
全词以烟柳、孤雁、残灯等意象串联而成,将漂泊之痛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形成含蓄深远的意境。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词作情感更加浓郁,意境更加深远。
2. 虚实结合
上阕实写离别场景,下阕虚写旅途想象,时空转换中强化了羁旅的孤独感。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词作更具张力,更好地表达了游子的孤寂与羁旅愁思。
3. 语言凝练
徐昌图的词作语言凝练,隽永清新。如“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仅十字,便勾勒出天地苍茫的画卷,展现出五代词的精炼隽永风格。
四、作者简介
徐昌图,福建莆田人,为唐末诗人徐寅曾孙。其词风清丽沉郁,现存词作仅三首,收录于《全唐诗》及《尊前集》。
五、后世评价
此词被誉为“五代羁旅词典范”,其以景衬情的手法对北宋婉约词影响深远。明代的《词综》评价其“语淡而情浓,境幽而意远”,准确捕捉了徐昌图词作的精髓。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成为了五代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