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如此看重法正?法正到底有什么能力
在古代中国,一位大臣能够被封侯并在死后获得谥号,被视为一种极高的荣誉。尤其在那个时期,能够获得谥号的唯有尚书令、护军将军等重臣。曾经,刘备东征为了报仇,群臣的劝告大多不被采纳,最终导致了一场遗憾的失败。每当提及此事,他都会叹息:“若在者,必能制主上,令其不东行。”那么,究竟为何刘备如此看重法正呢?
法正,这位原本在益州牧手下不得志的人才,与张松交情深厚。当张松出使许都归来后,他在刘璋面前建议结盟刘备。此后,法正被张松推荐作为使者迎接刘备入川。在接触中,法正私下向刘备献计,建议利用刘璋的懦弱和张松的内应夺取益州。这一建议得到了刘备的认同,从此法正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
当刘璋命令军队将领不再听从刘备时,法正成功地预测了郑度的计策不会被采用。他深知刘璋的为人,断定刘璋不会采取极端措施对抗刘备。当刘备攻打成都附近的雒城时,法正写信劝说刘璋,起到了瓦解其军心的作用。
每当刘备占领一个新地方,都会面临如何安抚民心和任用当地官吏的问题。当刘备攻下成都后,法正说服他重用了许靖,这一举动对于稳定益州原有官吏、为新政权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帮助刘备在行政和军事方面出谋划策,法正还在关键时刻提出了夺取汉中的计划。这一计划深得刘备的认同,最终帮助刘备成功夺取汉中,使其政权更加稳固。有了汉中和益州的刘备,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可以安心地称王。
那么,刘备为何如此看重法正呢?除了关羽、张飞等亲信将领,论能力和功劳,法正在蜀汉国中仅次于诸葛亮。法正在任职蜀郡太守期间,虽然曾经因私仇而滥杀,但诸葛亮明白这是法正的功绩所在。为了稳固政权,刘备需要像法正这样的人才辅佐。诸葛亮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某些问题上并不制约法正。正是有了法正的辅佐,刘备才能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建立起蜀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