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巩固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北平)这次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确立了五星红旗为国旗,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新时代,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国内的意义在于,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国际的意义在于,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三、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代表阿沛·与中央人民签署的协议,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意味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了“一化三改”的战略决策。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手工业合作化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成功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这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与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启动(1978年)这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农村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城市则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开始了对外开放,设立了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开放格局。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第四单元:国防与外交的辉煌
一、国防建设的壮大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现代化,发展导弹部队、海军、空军等,筑起了坚固的“钢铁长城”。
二、外交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是外交领域的重要成就。
第五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工程等,这些成就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努力。
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