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外号叫做刘大耳,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在历史长河中,刘备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他是蜀国的主公,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人们的眼中,刘备或许被标签为“伪君子”,有人认为他的义气只是表面的。我们不应忽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人们为了达成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往往与现今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在那个时代,过程往往被看作是手段而非终点。有句古言曾言:“杀一人有罪,屠万人为王;杀得万万人,方为王中王。”今天,让我们暂时抛开对刘备的种种评价,来一下他的绰号“刘大耳”的由来。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他虽不甚好读书,却性格宽和、言语不多,喜怒不形于色。他有着远大的志向,特别善于结交天下豪杰。他的身形高大,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这些特征中,“双手过膝,两耳垂肩”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刘备,让人想象他那超乎寻常的大耳模样。或许是因为汉服的袖子宽大,使得刘备的“双手过膝”形象更具文人气质。
关于“刘大耳”这个绰号,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曹操生擒吕布之时,吕布曾希望成为曹操的部下。那时,刘备就在曹操身边。吕布曾经帮助过刘备,所以自以为可以免于一死。刘备却提醒曹操,不要忘记丁原的教训。这一言论让吕布大怒,他怒瞪刘备,并愤怒地称呼他为“大耳贼”。
在《三国演义》的原著中,刘备被称为“大耳儿”,也有译书为“大耳贼”。无论如何,“刘大耳”这个绰号就这样被传开了。这个绰号背后不仅蕴含着刘备身体特征的形象描述,也蕴含着一段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历史故事。
这一绰号不仅展现了刘备的独特之处,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历史人物的有趣视角。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刘备凭借自己的才智、勇气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可。他的绰号“刘大耳”也成为了他传奇人生的一部分,被后人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