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一生没什么成就为什么名气那么响?
陈寿在《志》中,将四位名人——张邰、、、张乐于张徐并列于《张乐于张徐》列传,他们在魏国齐名。他将诸葛亮单独列传,而把庞统与陆逊放在一起。显然,在陈寿心中,诸葛亮和陆逊齐名,庞统和法正的名声则在后。正如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其声名远播,正如鲁迅所言“亮多智而近妖”。那么,庞统为何也有如此大的名声呢?
这得益于水镜先生的一句话:“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让诸葛亮和庞统齐名。史料中的原话是:“儒生俗士其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有。”在乱世之中,没有人的举荐很难崭露头角,而水镜先生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实际上,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庞统的名声一度比他还要响亮。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常自比于管仲、乐毅,但当时的人们并不认可。庞统在20岁时的一次会谈后便被誉为“南州士之冠冕”,声名大噪。这种声誉是当时的诸葛亮所没有的。
司马徽为什么要将两人联系在一起呢?原来庞统虽出道稍早,但一直未能有所建树。为了促使27岁的诸葛亮迅速建功立业,司马徽决定向刘备推荐他。为了让刘备信服并依赖诸葛亮,他们策划了一场试探刘备品德志向的活动。刘备听后豁然开朗,从而成就了诸葛亮的大业。
诸葛亮和庞统出山后,一个追随刘备,一个追随周瑜。刘备帐下无名士,因此诸葛亮被重用。而周瑜本身就是智士,帐下有多名士,庞统难以被重用。直到周瑜去世后,庞统在鲁肃的推荐下来到刘备帐下。可惜庞统除了在中献计之外,再无显著成就。在攻打雒县时,年仅36岁的庞统不幸中箭身亡。
尽管庞统的生涯略显短暂且未能大放异彩,但他的名声依然流传于世。他的才华和智谋为人所称道,尤其是在年轻时的出色表现,使他与诸葛亮并肩而立。他的离世令人惋惜,但他的传奇故事仍在人们心中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