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送灯笼的传统寓意深远。添丁、吉祥高照、幸福美满以及表达思念之情,都融入这盏盏色彩斑斓的灯笼之中。
元宵节送灯笼,又被称为送花灯,是古老而深刻的习俗。在灯火辉煌的元宵前夕,娘家会为新嫁的女儿送去一盏精美的花灯,或者亲友将花灯赠予新婚却未育之家,期盼着吉祥的降临,希望他们能够添丁旺族。
这一传统,充满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娘家更是重视,会送上各式精美的花灯。若是女儿已有身孕,还会送上两对小灯笼,寓意着对母女平安的祝愿。
宫灯的送出,代表着娘家对女儿的期望——希望她在婚后生活中,如灯一样,照亮前行的道路,生活吉星高照,幸福美满。而那小巧玲珑的灯笼,更是寄托了娘家对女儿的关爱与祝福,希望她在孕期的每一天都能平安顺利。
甚至在河南信阳的某些地区,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会将灯笼送到先人的坟前。无论离家多远,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回归,为逝去的亲人送上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的世界,也照亮自己的心灵。
元宵节送灯笼,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亲人的思念,对幸福的追求。每一盏灯笼,都承载着人们的期望与祝福,照亮我们的生活,温暖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