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甘肃
甘肃省在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方面采取了多维度的创新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结合学校教育、家庭协同及社会共治,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具体的举措。
一、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校园课程
甘肃省的各大中小学正积极地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例如,张掖市的143所中小学通过“大思政课”的形式,将市情与安全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案例分析和互动教学中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天水市武山县的司法局也开展了法治教育讲座,讲解网络犯罪的危害,教导学生如何文明上网并保护个人信息。检察官在开学季也会给出网络安全提示,帮助学生建立防范意识。
二、家校协同强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甘肃省正通过家校协同的方式来强化家庭教育。一方面,政协委员贺颖春建议利用“互联网+”扩大教育资源覆盖,推动家校合作来解决学生电子产品成瘾问题。另一方面,甘肃正在构建网络育人课程体系,引导家长履行监督责任,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
三、实践保障与环境净化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甘肃公安联合教育部门进行了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包括消防、监控等设施的检查。也在积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确保治安环境的安全。张掖市建立的“大思政课”实践基地,通过融入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研学旅行和情景微课堂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网络安全意识。
四、应急能力与长效防护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甘肃各地也在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庆阳、嘉峪关等地组织反恐防暴演练,指导学校组建应急处置单元。酒泉公安采用高科技手段,“无人机巡查+警力巡逻”的立体防控方式,确保快速响应突发事件。
甘肃省通过课程创新、家校联动、环境治理及应急保障等多方面的举措,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筑牢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的防线,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也是对未来社会的投资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