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是明朝的重臣,为何却被诬陷后斩首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显赫的重臣,民族英雄于谦,以其忠君为国的精神,刚正不阿的品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位明朝的杰出大臣,却遭受了谗言,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为明朝的一大损失。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生于1398年,逝世于1457年。他是政治家、军事家,祖籍考城,今天位于民权县。他的曾祖九思离家到杭州做官,于是于谦的家便迁至钱塘太平里,因此史载其为浙江钱塘人。
于谦少年时期便立下志向,十二岁时写下明志诗“石灰吟”。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永乐十九年,任监察御史。因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他在河南、山西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冤狱,赈济灾荒。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他调集重兵,成功组织指挥了京城保卫战,因功加少保。他的勤政、爱民、廉洁、刚直的品格,深得景帝的信任,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朝中大臣。
景泰八年,代宗病重,英宗发动政变,于谦以谋逆罪被杀。但历史为他,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等荣誉。他的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这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2年重建。
于谦墓前的石翁仲和石兽肃立,墓道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的文字记录着他的辉煌生涯和不幸遭遇。于谦祠南北宽23米,进深30米,墓道长90米。在这次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于谦祠经过保护整修,恢复了其原有的风貌。
于谦的一生为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举止至今仍值得我们敬仰。他的墓和墓前石兽以及于谦祠,都是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历史见证。2006年,于谦墓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是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历史地位的肯定。他的故事和精神也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
考古中国
- 于谦是明朝的重臣,为何却被诬陷后斩首呢?
- 糜芳和刘备之间有着什么特殊关系?他为什么被
- 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其中隐藏着秦军战斗力
- 古代衙门即使破败不堪 为何官员也不会去修缮
- 关羽败逃的时候,为何很多士兵都没有跟随他呢
- 郤克在对齐作战中,受了箭伤所以告老退位
- 徐福出海为秦始皇寻不老药,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 明朝嘉靖皇帝的内阁为什么被称为:青词内阁?
- 朱元璋对贪官的手段极其残忍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
- 于100年前,慈禧去世前照片,公园看雪,虽不惧严寒
- 康熙在墓碑上刻了15个字 陵墓300年无人敢盗
- 说说古代不入流的小官官职 官虽小,权利却很大
- 霍去病每次出战,是怎么做到伤亡少杀敌多的?
- 古代少女为什么都喜欢文弱的书生 他们为何能打
- 三国里的三大猛将,最后却都失踪了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除去了哪些曹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