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没有预售制房价会飞涨
一、预售制度的取消是否会导致房价上涨的
1. 预售制度取消引发供应链压力增大
取消预售制度意味着开发商必须依赖自有资金或高成本贷款完成项目建设,这无疑会大大延长融资周期并增加成本。在此背景下,一些专家认为开发商的建房能力可能会降低三分之二,加剧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从而导致房价上涨。这一变化无疑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
2. 利润空间受挤压影响投资积极性
预售制度允许开发商提前回收部分资金,从而降低其资金压力。若取消预售制度,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大大压缩,甚至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退出市场。这样一来,新建住房的供给量可能会减少,进一步影响房价。
3. 国际经验的参考存在争议
有些观点引用国际经验,声称预售制度是国际市场通用做法。却忽略了在这些国家,购房者资金的监管更为严格。例如,美国的购房者在交房后才能获得贷款。这种模式下,取消预售制度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未得到充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国际经验,而忽视本土市场的实际情况。
二、从市场现实出发,对“房价必涨”观点的反思
1. 存量房过多与需求结构变化
当前,全国存在的空置房已经超过了1亿套。与此人口连续三年的负增长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放缓,都使得住房需求从“增量扩张”转变为“存量优化”。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必涨”的观点显然缺乏足够的市场依据。
2. 金融风险转移机制的调整与市场规范
预售制度的改革方向正在发生变化,强调将建设风险重新回归到开发商身上。例如,“保交楼”政策已经在一些地区试点,强化了资金监管,旨在避免购房者承担烂尾风险。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也有助于降低市场的整体风险,从而避免房价因不规范操作而上涨。
三、综合考量下的市场展望
部分专家过于关注取消预售制可能带来的供给端收缩风险,却忽视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存量房规模庞大、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取消预售制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推高局部区域的房价,但从长期来看,通过淘汰低效开发商、优化供给质量,市场最终会实现再平衡。政策制定者需要综合考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行业的转型需求,而不能仅仅依赖预售制度来维持市场的稳定。也需要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市场变化,避免因为过度恐慌或乐观的情绪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