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陀:曾经是秦琼的顶头上司,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关陇集团:一个影响数百年的政治力量
关陇集团,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概念,它的诞生与宇文泰所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紧密相连。宇文泰,虽非帝王,却对西魏有着实际的控制权,关陇集团的崛起,离不开他的智慧与决策。
宇文泰掌权时期,不仅创立了八柱国制度,册封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八位柱国,还设立了十二大将军。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关陇集团的核心力量,其中宇文泰作为首领,元欣虽为西魏皇室,却居其次。
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形成,不仅仅是权力的分配,更是利益的捆绑。他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政治利益集团,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关陇集团。若将当时的天下比作一个股份制公司,关陇集团的成员无疑是持股份额最多的股东。
从西魏到隋唐,关陇集团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谁能够成为董事长的决定权并非在皇帝手中,而是由这些大股东们共同决定。当超过半数的大股东支持一个家族时,这个家族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
宇文泰可能未曾想到,关陇集团的存在真正实现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局面。杨家之所以能取代宇文家建立隋朝,正是因为其势力最大,“持股”最多,赢得了其他家族的支持。杨家上台后,却因夺走其他家族手中的股份而引发反感,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后来,关陇集团选择了李家。李渊在争夺董事长之位时,虽然地盘有限,却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最终成功登顶。关陇集团在当时的势力之大超乎想象,影响乃至控制了长达数百年的历史发展。
无论这个股份制公司曾经多么强大,当大股东们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后,公司的衰败就不可避免。经历了数百年的内部争斗后,关陇集团逐渐衰弱,最终被历史所淘汰。这一政治力量的兴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团结与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而内讧与争斗则只会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