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抓住庞涓为何不杀 非要等13年后才动手呢

恐怖灵异 2025-04-22 19:06www.kangaizheng.com恐怖故事

对于那些还未深入了解为何不急于斩杀庞涓的读者们,以下是奇闻网小编的详细介绍,以解答你们的疑惑。

说到孙膑与庞涓这对同窗师兄弟的故事,或许大家都曾有所耳闻。两人同为著名军事家的学生,庞涓先行毕业并在魏国身居高位。后来,孙膑投奔师兄庞涓,却遭到陷害,双腿被断。幸运的是,他被人救走,从此与庞涓结下深仇。

孙膑为报仇雪恨,与庞涓展开了两场激战。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庞涓率军进攻邯郸。孙膑则运用妙计,表面上与庞涓在齐魏战场上交锋,实则展开了一场策略较量。这场桂陵之战,庞涓败北。

关于桂陵之战的记录,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据司马迁所述,孙膑建议田忌放弃救援邯郸,转而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这一策略迫使庞涓撤离邯郸回防,双方在桂陵交战,最终田忌大破魏军。尽管史书中没有明确提及庞涓被俘的情况,但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中的《孙膑兵法·擒庞涓》却清晰地记载了庞涓在桂陵之战中被孙膑擒获的情况。这一记载增强了《孙膑兵法》的可信度,至少在某些方面比《史记》更为可靠。

孙膑因庞涓的陷害致残,对其充满怨恨。而在马陵之战中,他终于有机会置庞涓于死地。据说在马陵之战前的一次战役中,孙膑故意在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最终逼死了庞涓。这场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是桂陵之战后的第十三年。尽管在十三年前的桂陵之战中,孙膑已经活捉了庞涓,但他可能考虑到国际形势和齐王的意愿,选择了释放庞涓。这一举动并非孙膑无法立即报仇,而是策略与大局的考量。

等待了十三年后,马陵之战的战火再次燃起,孙膑终于等到机会彻底消灭庞涓。这场战役不仅印证了孙膑的军事才能和策略眼光,也验证了那句古老的谶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与庞涓的恩怨情仇,最终以孙膑的胜利告终。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