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带了很多老太太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自古以来,航海界的传统严格规定,除了客船外,运兵运货的船只上是不允许女性同行的。这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有女同行,航行不利”。在郑和的船队中,却有一项独特的安排。
他们特别打造了一艘小船,专程载着数十位心灵手巧的老婆婆,她们在船上从事针线工作,主要为官兵们缝补衣物。在那个时代,官兵们穿着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月就需要更换。若没有这些勤劳的妇女们为他们制作和缝补,即使准备二十万对鞋袜,也无法满足长期航行的需要。特别是布鞋的硬作,更是耗时费力。这支特殊的女性船队的存在,也不会因男女共处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船队的航行,数万官兵的衣物、鞋袜以及被服等物品,若是没有这样的女性船队,恐怕需要装满整船。除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郑和还考虑到了更为特别的方面。
船上还特地请了两名稳婆,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接生婆。每到一处,郑和都会设立帐篷,施诊给药,并教导当地妇女如何正确接生。在那个时代,一些落后地区的妇女在生孩子时,接生方式十分粗糙,他们用锐利的碎石割断脐带,而这样的工具往往带有污浊物质,容易导致破伤风症,甚至危及生命。郑和的稳婆们不仅带来了更为专业的接生技术,也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郑和还邀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农夫随行。这些农夫擅长观察气候的细微变化,能够准确预测天气变化。在茫茫大海中,这样的预测能力对于航行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农夫们观察到飓风来临的预兆,郑和便会立即采取行动,将船只驶往避风港,从而确保船队的安全。他对农夫的观察气象十分重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经验。
这支融合了多种元素的船队,展现了郑和的智谋与人文关怀。他不仅关心官兵们的物质需求,更关注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了郑和的卓越领导才能,更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