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否真的那么敬重诸葛亮?他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

历史文化 2025-04-18 18:0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欢迎来到奇闻网,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提起诸葛亮,我们不得不谈论他的担当与责任。作为蜀汉的丞相,他把国家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独揽大权,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据《志·后主传》记载,刘禅作为蜀汉的国君,其实手中掌握的权力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诸葛亮在治理国家、处理军政大事和制定政策法规。这一状况持续了大约十年,从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在蜀汉的重要地位。

后来,大军班师回朝,十七岁的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不辱使命,为了完成先皇的统一江山遗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有人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在出征祁山时,他听从宦官之言无理由召回的行为确实令人不解。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史料,会发现刘禅实际上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三国皇帝之一,执政长达41年之久,而诸葛亮只辅助了他短短的11年。

孔明所做的事情都秉报刘禅知道,从未越轨。刘禅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个孩子失去了依靠父亲的孩子一样依赖诸葛亮。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景仰。与康熙亲政与熬拜斗的君臣关系不同,刘禅与孔明之间的关系有其独特性。对诸葛亮和刘禅产生疑问是没有必要的。

蜀国的丞相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拥有实权的职位,统领全国军政大权。诸葛亮死后不久,刘禅取消了丞相职位的设置,设立了司马大将军职位来限制权力并增加皇帝的实权。由此可见,刘禅对诸葛亮的专权其实一直心存疑虑。虽然碍于诸葛亮的生前权威而不敢表现得太明显,但他内心的不满和隐忍却是真实的存在。诸葛亮为了蜀汉大业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却忽略了刘禅渴望亲政的心情和专权的实际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表面恭敬、内心怨恨的局面,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