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难时为什么不见北宋六贼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降临,这是一个国家从繁华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就在金人攻破北宋都城之际,那些曾经权倾朝野的奸臣们,他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变。
宋徽宗,一位艺术造诣极高的皇帝,他的书法独步天下,创造了独特的“瘦金体”,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却无法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他的懈怠和无能,使得政务荒废,大权旁落,北宋的江山开始摇摇欲坠。
那些被称为“北宋六贼”的奸臣们,更是加速了北宋的衰亡。他们身居高位,却不为国为民着想,为一己私利祸害忠良。在金人南下、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刻,他们更是没有挺身而出,反而选择了逃避。然而他们的恶行并未因此结束。
宋钦宗继位后,他决心改变这一切。他不愿做亡国之君,于是勤于治理国家,重用主战派,积极打压主降派和那些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辈。在这个新的时代里,“北宋六贼”的命运迎来了巨大的转折。他们相继被贬官、处死,罪有应得。
蔡京,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师,在金人南下时举家南下逃避祸端,被朝中大不满,最终贬官岭南,在赴任途中病逝。王黼作为宰相,在金人攻破汴京城时逃跑,被抄家并贬职,最终被人私怨所害。童贯执掌兵权,却因不听宋钦宗命令而选择南逃避祸,最终被杀。梁师成虽然是宋徽宗的心腹,有“隐相”之称,但也难逃被贬杀的命运。朱勔因讨好蔡京而仕途顺利,但却给百姓带来沉重灾难,最终被起义军诛杀。李彦作为大内总管,滥用权力侵占百姓田产,导致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最终也被赐死。
靖康之难时,“北宋六贼”虽然都已死去,没有遭受国耻之辱,但他们是造成北宋灭亡的罪人,将会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遭人唾骂。他们的罪行和恶行不会被忘记,永远被记录在历史的耻辱簿上。他们的悲惨结局,也是对他们罪行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