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图学上颇有造诣的裴秀在官场如何呢?
西晋的裴氏家族,名门望族,裴秀作为贵族世家的一员,自然从小天赋异禀,被誉为神童。周围的人们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络绎不绝的访客常为他而来。这位神童年少成名后,也曾因过于自信而轻视他人。
马钧,西晋著名的机械发明家,曾设计了一种攻城用的发石车。裴秀却对这种发明嗤之以鼻,认为其无实用价值。一场关于发石车存在价值的辩论赛随即展开。马钧口才虽不如裴秀,但他的发明却赢得了众人的认可。裴秀的得意洋洋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一位文学家批评他:“你会说,老马会做,各有所长。”这句话点出了裴秀和马钧各自的长处。
裴秀不仅擅长言辞,还善于察言观色。在曹魏末年,他敏锐地感受到了朝廷内部的风云变幻。当司马昭询问谁应为接班人时,裴秀果断地推荐了司马炎,最终这一建议被采纳。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对裴秀感恩戴德,赋予他高官厚禄。裴秀真正的才华并不在于此。
做官只是裴秀的副业,他的真正热爱是地图绘制。担任司空时,他不仅负责政务,还主管地图事务。接触到的地理和地图知识激发了他的兴趣,使他成为了地图学家的兼职身份。他所绘制的《地形方丈图》将巨图缩小,精确标注了山川、河流、湖泊、城镇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提出了“制图六体”的原则,成为地图学史上的里程碑。
由于裴秀在地图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他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他的名字与托勒密相提并论,托勒密是提出“地心说”的大神。在现代,地图制图的最高荣誉奖仍被命名为“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与他齐名的其他名士在官场的风云变幻中倒下,只有他凭借地图学的成就,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他的成就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