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李广利都被招为驸马,为什么只有李陵得善终?
名将李陵与李广利的不同命运
名将李陵与李广利,两位汉朝时期的英勇将领,都走向了投降匈奴的道路。匈奴单于对两位将领都施以优待,甚至将女儿嫁给他们。他们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李陵在匈奴生活了二十多年,直至终老,而李广利却在短短一年内惨遭杀害。
这背后的故事与一个人物紧密相连——卫律。卫律本为汉人,因与李延年关系紧密,得以被推荐给汉武帝,成为使者。他在完成出使任务后返回汉朝的途中,听闻了李延年被连坐灭族的消息,因害怕连坐而选择了投降匈奴。因其卓越的能力,他受到匈奴单于的重视,被封为丁灵王。
李陵投降后,卫律虽与他共事于匈奴单于之下,但两人的关系微妙复杂。当汉昭帝时期,有使者前来试图劝李陵归汉时,卫律故意离开现场,让李陵有机会表达真实想法。从这次会面可以看出,卫律其实是在保护李陵,避免他在单于面前遭受不利。
而李广利的命运与卫律紧密相连。李广利投降后受到匈奴单于的宠幸,但卫律却暗中对他有所动作。一次,匈奴的母亲生病,卫律借巫者之口,声称老单于发怒,因为李广利虽已投降却被善待,违背了老单于的意愿。匈奴单于无奈之下将李广利处死。
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李陵与卫律虽共事于匈奴,但李陵更多地行走在外廷,与单于直接接触并不多。而李广利则深得匈奴单于的重视,这种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卫律。这种变化可能与一个细节有关——李陵虽投降却未真正为匈奴练兵或攻打汉朝,而李广利则可能更积极地巴结匈奴单于。这也反映出两人的品行和选择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命运。李陵的选择体现了对汉家的忠诚与坚持,而李广利的行动则显示出为了生存而改变立场的现实考量。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战争背景下个人的命运起伏,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