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山洪致6死46失联127人被问责
2023年四川凉山州金阳县泥石流灾害的悲痛事件
2023年8月21日凌晨,四川凉山州金阳县芦稿林河流域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由于上游罕见的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蜀道投资集团所属的JN1项目部钢筋加工场的施工人员驻地被冲毁,造成了生命的损失和亲人的悲痛——6条鲜活的生命逝去,46人仍失联,21人遭受伤害。对于这场灾难,经过深入调查,确定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失职共同导致的重大事故。
一、灾难的成因分析
这场悲剧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
1. 自然因素:上游的集中强降雨引发了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山洪裹挟的泥沙和石块冲毁了施工驻地。
2. 人为失职:
违规作业:钢筋加工场在汛期违规安排人员居住,面对天气变化时未能及时执行转移避险的指令。
谎报瞒报:涉事企业存在谎报瞒报失联人数的行为,部分地方干部对此行为默许甚至纵容。
监管缺失:JN1项目部违法占用河道、隐患整改不力,地方党委及相关部门在防汛管理和项目建设监管中的职责未能到位。
二、责任追究的严峻局面
对于这场灾难,我们进行了严肃的责任追究:
1. 人员问责:已有127名公职人员被追责,其中包括党纪政务处分、诫勉、批评教育等。更有8人被立案审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其中金阳县委书记方凤华等6人已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蜀道集团董事长唐勇等2人的案件仍在审查中。
2. 企业追责:已有12名企业人员因涉嫌谎报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程序。
三、管理漏洞与整改措施
此次事件暴露出了一些管理和预警的漏洞:
1. 预警响应失效:尽管灾害发生前收到了15次预警,但项目部未及时组织转移避险,值班领导甚至擅离职守、聚餐饮酒。
2. 系统性失职:蜀道集团及下属企业的主体责任缺失,地方监管部门在跟踪核实转移避险工作上的不力,暴露了防汛应急机制和基层执行的严重问题。
此次事件不仅是一次自然灾害,更是对我们在自然灾害防范中“人祸”因素叠加效应的警示。我们对生命逝去的悲痛,转化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监管问责机制的深刻反思。希望这样的灾难不再发生,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尊重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