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朱允炆去了哪里 真的隐居当和尚了吗?
建文帝朱允炆的神秘踪迹
600多年前,明朝的军队攻入宫中,建文帝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史书对此段历史的记载也显得模糊不清。自此以后,有关他踪迹的传说就不断出现,其中明末清初的一本著名历史书《罪惟录》列出了23种说法。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一直是600多年来的一个历史悬案,吸引着无数人的。
据有学者研究,建文帝晚年可能化名詹碧云,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担任三清宫的道士住持。他在那里巧妙修筑了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丰富的隐逸文化密码。这些石刻和建筑或许是他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悄然留下的历史印记。
在《明史》的《胡濙传》中记载,明成祖朱棣在即位后,对建文帝的下落产生了怀疑。有人告诉他建文帝可能削发为僧外逃了,因此朱棣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的下落。朱棣还派下西洋的使者以及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的踪迹。直到朱棣死前的一个晚上,胡濙带回消息,据说建文帝被僧司溥洽所救,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近年有研究者指出,建文帝可能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在江苏吴县穹窿山去世,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但关于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也有人认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当时燕军包围紫禁宫,建文帝想逃已来不及。他深知自己的四叔是个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绝无好下场,因此选择以死为上策。明成祖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臭名,苦心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也使得这段历史更加扑朔迷离。
还有学者认为,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做了和尚。传说中的红崖天书或许就是他留下的。无论如何,建文帝的下落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历史话题,他的神秘踪迹将继续引发人们的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