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胜利的第一功臣,许攸最后怎么没善终?
奇闻网小编今日力荐:官渡之战背后的关键人物许攸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段以少胜多的壮丽战争——官渡之战,这场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的,正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位关键人物——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他与曹操、袁绍,这三位风云人物,年少时曾一同走进学堂,他们的友情深厚,堪称老朋友。许攸的才智和胆识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兵力远远落后于袁绍,战争形势十分严峻。那时的许攸尚在袁绍的麾下效力。他看到了袁绍的不足——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他向袁绍进言:“此刻曹操为了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已倾尽所有兵力,许都防备空虚,正是乘胜追击、占领许都的好时机。”袁绍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面对这样的机遇,许攸也无能为力。正当许攸在邺城的家人犯法被抓。因此变故,许攸转而投奔了曹操。曹操得知许攸来投,喜出望外,亲自出门迎接。当日二人便深入讨论战事。许攸早已为曹操谋划了一个偷袭袁绍军粮库的计策。曹操依靠许攸的计策取得了胜利,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地位。
当曹操攻下邺城、拿下冀州时,对许攸的功绩大加赞赏。许攸自恃功高,多次在公共场合对曹操的无视和不敬言语令曹操心生厌恶。一次,许攸在邺城东门前的炫耀更是让曹操无法容忍。他对随从说:“没有我的话,这家子人怎么可能进得来此门?”这次,许攸的狂妄彻底激怒了曹操。曹操立即下令将许攸捉拿并斩首示众。
许攸的才华无疑令人钦佩,但他的性格缺陷也暴露无遗。他的自大和忽视君臣之礼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许攸的故事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他的故事警示我们:无论才华如何出众,谦卑与谨慎始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导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