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积劳成疾时后主刘禅是怎样对待的
在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倒之际,朝廷立刻派尚书仆射、平阳亭侯李福前去探望,并向他询问关于国家未来的大计。日夜为诸葛亮的康复祈福。当听闻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主刘禅悲痛欲绝,连日伤感难忍,竟哭倒在龙床之上。灵柩运回时,他率领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以表哀思,并下令全国哀悼三日。他还提升诸葛亮的弟弟官至长水校尉,让诸葛亮的儿子继承爵位,以此表达他对诸葛家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后主的兄弟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他的庶弟鲁王刘永。刘永因看不惯黄皓的作风,与之为敌。黄皓经常在刘禅耳边说刘永的坏话,导致刘禅渐渐疏远这个弟弟,甚至十几年未见。尽管如此,刘永既未被杀头,也未被流放,他的王位依然稳固。
另一个庶弟,被封为某职,在蜀汉刘禅当政的时期,从未发生过皇族倾轧、大臣灭族的事件,可以说是相对和谐的。与此相反,同期的其他两国却充满了杀戮和权臣谋弑的悲剧。曹魏的曹操曾被自己的手足逼迫作出七步诗,感慨“相煎何太急”。后来的幼帝们则命运更为悲惨,被权臣掌控,如同傀儡。东吴的朝堂更是变成了屠宰场,任何看不顺眼的人都会立即遭受刀斧之灾。
在263年,曹魏大举攻蜀,面临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的抉择时,刘禅选择了以百姓的安危为重。他听从谯周的劝说,放弃南退或归附吴国,决定在前线尚未败亡之时降魏。
至于“扶不起的阿斗”这个故事,经过历史的沉淀,人们已经越来越看清事实的真相。这实际上是刘禅的韬晦之计。说白了,他在装傻充愣,而且装得特别像,特别真。他用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轻轻遮掩过去。这个“识时务”的刘禅不仅保全了自己,还保全了跟随他的五十多个大臣及其家属(后均被封侯),以及与他有关联的蜀地的一大群人。他的智慧与谋略,使得他在乱世之中保全了自己和蜀汉的子民,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