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与艺术始终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一段段动人的共生故事。从远古的民间艺术到现代流行文化,无不承载着人民深厚的情感与理想。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正如江河之水与沃土的关系,相互依存,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这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未来的明确指引。艺术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它是人民情感与理想的载体,是人民生活的写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艺工作者更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要深入群众生活,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灵感,将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评判标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时代变迁,电视剧《山海情》刻画脱贫奋斗历程,这些作品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它们扎根人民,真实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文艺创作也要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传递人民的力量和愿望。近年来,《思想耀征程》《开卷有理》等理论节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宏大主题,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们不仅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求,也增强了人民的福祉。
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生活与艺术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纪录片《大国基石》展现民生与重器的关联,文化微纪录片结合AI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这些作品通过多维视角挖掘人民生活的精神内核,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呈现给观众。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深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们需要长期观察人民的生活,从中汲取灵感和素材。他们也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掌握现代传播技术以拓宽受众。如《这就是中国》以国际化的视野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展现了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是文艺繁荣的必由之路。唯有将人民置于核心地位,艺术才能如江河之水,从泥土中生根,在时代中绽放其生命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