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为何人们吃羊肉不去掉皮呢?

奇闻趣事 2025-04-18 13:26www.kangaizheng.com童年趣事

在宋与辽国交恶的时期,两国关系紧张,连年征战。在日常的生活中,饮食也成为了双方攻击和嘲笑的对象。每当提及对方的饮食文化,唇枪舌剑、嘴仗不断的场景便会上演。

宋太宗在位时,与辽国关系不佳,频繁征战,但宋朝往往不是对手,屡战屡败。宋太宗亲自出征,结果中箭受伤,吓得逃跑。之后的皇帝即位后,虽然先败后胜,在澶州城下射死辽军统帅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双方签下停战协议,史称“”。

有一年,辽国举办盛大的寿宴,宋真宗派出的使臣滕涉前去祝寿。在寿宴上,辽国的大臣借题发挥,指着席上的羊肉询问滕涉关于大宋饮食文化的问题。这位大臣实际上是在嘲讽大宋的饮食习惯,认为宋朝人野蛮到连羊皮都吃。滕涉机智反击,表示宋朝盛产蚕丝,因此吃羊肉时不去皮。

大家可能会疑惑,蚕丝和羊肉有什么关系?滕涉为何这样说?其实这是反话。辽国大臣嘲讽宋朝人野蛮,滕涉则暗示辽国人更野蛮,因为他们还穿着羊皮。辽国人因为刚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走出,只会炖羊肉不会炖羊皮,所以吃羊肉必须去皮。而宋朝的饮食文化发达,厨师手艺高超,能做出美味的带皮羊肉。

事实上,宋朝人并非一直吃羊肉不去皮,只是偶尔为之。为何不去皮?主要是因为宋朝缺羊,为了不浪费,会将羊皮入馔。但更重要的是宋朝的饮食文化发达,厨师能将带皮羊肉烹制成美味佳肴。

我曾去过云南曲靖,品尝过一道焖羊肉,那就是带皮羊肉的佳肴。听摊主介绍,带皮羊肉斩成小块煮去血水,皮朝下煎一煎,再用高压锅焖煮半小时,有羊皮的保护,羊肉口感软弹而不会走油。这样的美食令人回味无穷。

宋与辽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争议体现了两国关系的紧张和对彼此的误解。正是通过这些争议和互动,彼此之间的饮食文化得以交流和进步。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