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店小二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店小二,这个名字在古代服务行业,特别是驿站、茶馆、酒肆、旅店等场所,经常能够听到,它是一个对负责侍应的人的称呼。那么,“店小二”这个独特的称呼是如何诞生的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饭店的服务员名叫王示。在古人的书写习惯中,他的名字被写作“王二小”。因为他的名字中的“示”字上下结构写得间距过大,人们便戏称他的名字为“王小二”。“王小二”这个名字显得有些冗长,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渐渐简化为更加亲切顺口的“小二”。于是,“小二”这个称呼便在服务行业流传开来,人们将饭店里的服务员都亲切地称为小二或店小二。
仔细思考这个故事,其中有几个让人不禁产生疑虑的地方。在古代,只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如读书人或官员,才会有正式的名字。像店小二这样的普通服务人员的名字往往不会被广泛传播和记忆。但在故事中,“王小二”不仅拥有正式的名字,而且他的名字中的“示”字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字。事实上,使用这个字的作为名字的人非常少。这一点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除此之外,古代的普通人很少有正式的名字。那么他们是如何被称呼的呢?古人有一种习惯,他们常常使用数字来作为名字。比如在没有发迹之前,某人可能被称为五四、重六或重七等。在戏曲《梁祝》中,书童被称为四九。而在古代社会中,青年男子常常被称为“小二”或“小二哥”。由于古代旅馆酒店的伙计大多由青年男子担任,人们便把他们称作店小二。这个称呼是有道理的,因为店老板自然是店老大,而管记账的账房则被称为先生。与他们相比,店小二自然就是既“小”又“二”了。
“店小二”这个称呼是古代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亲切称呼,它蕴含着对服务人员的尊重和亲切感。虽然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体现了人们对服务行业的敬意和对服务人员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