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到底死没死?他的死因之谜
史可法的生死之谜:忠诚与悲壮的结局
当我们回溯到明末清初的电视剧中,史可法的形象总是忠君爱国的化身。他的一生都在为抵抗清军、保卫国家而努力,尤其在扬州城破之际,他的抗争更是达到了高潮。关于他的生死,至今仍有许多谜团和争议。
主流观点认为,史可法在扬州城破后自杀殉国。清军屠城十日,尸骨遍野,使得他的遗体难以辨认。他的部署只能依据遗愿在梅岭将他安葬,那里所立的不过是他的衣冠冢。
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说法和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史可法并未在扬州去世,而是逃到了缒城。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计六奇在他的《明季南略》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还有说法是,史可法在城破后骑着骡子出城,结局成谜。《江都志》和一些诗人的作品中都有这样的记载。
而第三种说法,被大部分正史所采纳,那就是史可法被清军俘虏后,坚决不投降而被杀。无论是《清实录》还是《明史》,都有这样的记载。史可法曾给他的母亲和夫人留下五封遗书,抱定“一死以报国家”的决心。
对于史可法是否和刘肇基一同离去的说法,其实并不可信。因为刘肇基是史可法的部下,在扬州城被围之时,他已经中矢身亡,又怎么可能和史可法一同逃亡呢?
除了正史之外,还有一些野史和戏剧也记录了史可法的结局。他的义子史德威的著作《维扬殉节纪略》就详细记录了史可法在扬州城陷时的英勇表现。而张岱的《石匮书后集》则说史可法逃到城外的宝城寺,后来被清军找到并溺死。而著名的戏曲《桃花扇》也将史可法的结局写作投江而死,这使得“沉江说”广为流传。
史可法的生死之谜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他的忠诚和悲壮的结局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谜团和感动。无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他都是那个在明末乱世中英勇抗争、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