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

未解之谜 2025-04-18 18:51www.kangaizheng.com世界未解之谜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它借登临岘山之际,抒发了人生短暂、功业无成的感慨。让我们从内容、情感、艺术特色、创作背景以及后世评价等多个角度来欣赏这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篇。

一、诗歌内容与情感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以议论开篇,点明人事变迁的永恒哲理,奠定了全诗苍茫感伤的基调。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呼应首联的“代谢”主题,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强烈对比出人生短暂与江山永恒的对比,引发读者登临吊古的感慨。颈联则描绘冬日萧瑟之景:水位下降的鱼梁浅洲和寒雾笼罩的梦泽深林,以景色的荒寒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苍凉。尾联借羊祜堕泪碑的典故,表达了对前人功业的追慕,对比自身怀才不遇、抱负未酬的悲慨。整首诗情感深沉,真挚动人。

二、艺术特色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与诸子登岘山》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以平淡深远见长。结构方面,前四句议论与后四句写景抒情紧密呼应,形成完整脉络。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如羊祜典故的运用贴切自然,深化了历史沧桑感。

三、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隐居期间,当时他已求仕未果,归隐襄阳。在与友人同登岘山之际,借羊祜故事暗寓自身抱负难展的苦闷。这首诗体现了盛唐文人典型的入世与出世矛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四、后世评价

《与诸子登岘山》被誉为“平淡中见奇崛”的典范。这首诗融合哲理思辨与景物抒情,展现了孟浩然独特诗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尾联“泪沾襟”的直抒胸臆,以真挚情感打动历代读者。后世诗论家对孟浩然的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也是唐代山水诗的瑰宝。

《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篇,它体现了孟浩然的人生感慨与诗才。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孟浩然的内心世界和诗歌艺术魅力。

上一篇:编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