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的杨广当皇帝后为何成了昏君
当今的问题不在于无所作为的昏庸,而是事务过多,劳民伤财。下达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事情,却需要老百姓付出辛勤努力,甚至破家丧命。只有当百姓温饱无虞时,他们才会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产生兴趣,而最差的状况也至少要让人看到希望。杨广的诸多事迹堪称伟大,但他的伟业建立在百姓的血汗之上,却忽视了体恤民力。
杨广的行为与某些帝王相似,都是消耗百姓力量来成就皇权。虽然大多数百姓没有反抗的能力,但一旦有人带头,他们的愤怒便会爆发,为反抗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示,正是源于此。
杨广只知自我发挥,却忽略了百姓的辛劳。他的丰功伟绩都是百姓付出沉重代价得来的,这让他对百姓有所亏欠,而百姓却没有一丝一毫对不起他。大唐的建设红利是百姓用双手和血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百姓选择将红利交给谁,那就是谁应该得到的。大唐能得到百姓的拥戴,说明它真正看重百姓的利益。无论是为了维护李家天下还是为了普通百姓,只要能给予百姓生活之路,让他们安居乐业,百姓就会全力支持。唐高祖和唐太宗能够做到这一点,显示了他们非凡的能力。
不要认为减轻赋税、休养民力是简单的事情,能够克制帝王的功业心已经是十分难得。杨广虽然文武双全,也确实有所成就,但他的问题在于放纵自己的功业心,忽视百姓的苦难,一味追求宏大的功绩,导致民怨沸腾。特别是在乱世之后,人心思定之际,他的行为无异于与天下为敌。这才是隋朝迅速衰败、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至于那些关于生活作风的议论,对老百姓来说并不重要。这些真假之争更多引起史学家的兴趣,而对普通人来说,更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杨广的历史评价,应该基于他对百姓的实际贡献和付出,而不是无关紧要的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