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把皇位传给孙子吴世璠呢?他儿子去哪了?
在公元1666年的大清帝国首都北京城,诞生了一位名叫吴应熊的公子哥。自幼在宫廷长大的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宫廷礼仪,更因与皇室联姻,娶得了一位满人妻子。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因疑忌平西王吴三桂的力量,他被扣作人质在京师。到了公元1673年,吴三桂果然在云、贵地区举兵反叛。
吴应熊的心腹秘密传递消息,希望将吴应熊接回云南,但吴应熊出于对父亲大业的考虑,或对妻子、皇室的依恋,拒绝了这一提议。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将自己的长子吴世璠托付给吴三桂的心腹带回云南。历史并未因他的牺牲而走向另一条道路。在吴三桂起兵的第二年,吴应熊被康熙帝处死。
吴三桂的反清斗争席卷了两广、湖南、江西等地。清军节节败退,然而吴三桂为了救子并未选择进军中原,而是偏安于南方。这让清军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围攻南方各省,耗时五年,终于在公元1678年消灭了吴军在南方的势力。吴三桂在湖南称帝,建立吴周政权。但不久后,他便病重离世,皇位传给年仅十二岁的吴世璠。
吴三桂的离世使吴军群龙无首,清军趁机发起猛攻。吴世璠虽为皇帝,但年幼无法掌控局势。他的叔叔吴应期坚守的岳州失守,清军长驱直入,吴军节节败退。吴世璠逃往云南,清军从四面八方发起围攻。尽管吴世璠派出大将抵挡清军,但清军攻势猛烈,吴军无法抵挡。
昆明城被清军围困,吴世璠坚守五华山,抵抗清军的进攻。城内粮草告罄,清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并射入招降书,动摇军心。最终,吴军将领投降清军,昆明城破。吴世璠在绝望中自杀身亡,吴周帝国仅存在三年便告灭亡。
回首这段历史,吴应熊的牺牲并未改变历史的走向。或许命运早已注定,或许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但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英雄豪杰的命运与国家大事息息相关,历史的进程往往超越了个人的意志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