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越南驻扎大军30万,最后还是丢掉了越南
在古老的越南大地上,曾经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公元1年,黎季犛发动政变,夺去了越南的皇位,废黜了陈少帝。陈家的子孙陈天平被迫流亡中国,向明朝皇帝寻求援助。明朝皇帝深思熟虑后,决定帮助陈天平重返越南,恢复陈氏家族的江山。
1406年,明朝军队出兵,五千勇士护送陈天平归国。黎季犛坚决不肯退位,并出兵袭击明朝军队,最终导致了陈天平的死亡。明成祖闻讯勃然大怒,随即出动三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征讨越南。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仅仅十个月就灭亡了黎朝。
胜利的喜悦尚未消散,明朝皇帝就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陈氏子弟几乎被杀戮殆尽,陈朝的皇室血脉已经断绝。明成祖在境内寻找陈氏子孙未果,无奈于1407年宣布将废藩置郡县,改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就这样,越南重新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明朝在吞并越南后,面临着诸多挑战。官员们视越南为化外之地,不愿前往。越南地瘠民贫,民风彪悍,百姓野蛮愚昧,治理起来颇为棘手。明朝只好派一些没有治理经验的两广、云贵地区的选生员、举人甚至被贬的官员去治理。这些官员的治理并未带来安定与繁荣,反而使得越南的局势越来越乱。
更为严重的是,明朝派往越南的镇守官员贪得无厌,横征暴敛,引发了越南人民的强烈反感。越南人民不断反抗,起义叛乱此起彼伏。尽管明朝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暂时压制住了局面,但叛乱愈演愈烈。明朝在越南的驻军费用高昂,但税收却寥寥无几,使得明朝财政不堪重负。经过二十多年的苦战,明朝最终决定从撤军,结束了在越南的统治。
回首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曾经的兄弟之邦,因为历史的变迁和纷争,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应该铭记曾经的辉煌与沧桑,珍惜和平与友谊,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