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被武则天废了之后去了哪里?最后下场如何呢?
在李家手中篡夺的天下,曾被改国号为周,称为武周。这位掌权者后期的命运却十分悲惨,曾被贬为庶人,甚至一度以乞讨为生。他是李旦,原名不详,是李家第八个孩子,也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因其高贵的身份,自出生起便被册封为殷王,而后又获得了许多头衔。
李旦在十九岁时改名为李旦,并被徙封为豫王。高宗去世的第二年,他取代长兄李显登基成为皇帝。因母亲武则天的野心,他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皇帝。在母亲武则天统治下,李旦虽然曾两次登基,但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大权。第一次在位六年,最终被迫让位给母亲;第二次则因妹妹与儿子的助力得以登基,但在朝政决策上仍受到诸多掣肘。最终,李旦选择让位于儿子李隆基,自己成为太上皇,但仍保留部分权力。
在历史与传说中,李旦的人生充满曲折。他曾被迫降为皇嗣,民间传说更是描绘他被废黜皇位、贬为庶民、流落民间的悲惨经历。他在通州的一家胡姓人家为奴时,遇到了善良美丽的胡凤娇,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妇。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更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李旦与胡凤娇的爱情被誉为后世佳话,“李旦龙凤配合”也成为观音签中的吉祥之语。
对于李旦的评价,他去世后得到了“睿宗”的庙号,这代表后人对他通达明智的赞誉。纵观其一生,他在皇帝职责上的表现并不出色,更擅长学问而非治国之道。他是一位不合格的皇帝,任由权力在母亲手中操纵。但若论其功过,李旦的两次让位确实展现出了明智之举。他的决定对大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让更有能力的人执掌大权。
李旦的传奇人生不仅包含了他个人的起伏波折,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权力斗争与变革。他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对智慧、勇气与爱情的美好寄托。李旦与胡凤娇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