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开启新一轮周期?专家回应
新一轮“猪周期”的启幕与发展动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权威专家朱增勇近日指出,经过细致的观测与分析,生猪价格已在2024年4月悄然迈入新的周期。这一信息得到了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的进一步分析支持,他提出在2025年初,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等领先指标的变动,生猪价格显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根据市场公布的数据,这一趋势的初步显现已然清晰可见。
当下猪肉市场的风云变幻
转眼来到2025年,市场的脉动更加明显。今年2月的数据显示,生猪收购价格连续九周攀升,零售端的猪肉价格更是突破每斤15元大关,相较于去年同期,涨幅尤为显著。在整体上涨的趋势下,部分区域因供需关系波动出现短期价格回调,使得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趋于稳定的态势。与此专家分析认为整体价格呈震荡上行趋势,这完全符合猪周期上升阶段的特征。
产能调整与市场供需的新格局
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的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之内,这为后续的价格回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去化过剩产能,一些主要的养殖企业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市场供给的缺口逐渐浮出水面。这种变化预示着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平衡。
专家洞见与未来展望
专家们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给出了多方面的观点与预测:
朱增勇提醒,当前周期可能较以往更短,需要警惕短期的波动风险。这意味着市场参与者需要更加敏感地捕捉市场动态。
发改委预测生猪价格将回归合理区间,并且爆发类似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的大幅上涨可能性较低。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为稳健的市场前景。
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透露,随着成本下降和猪价回暖,它们的盈利水平有望在近期显著提升。这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信心。
政策之手与市场之舞
国家为了稳定市场波动,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通过连续投放中央储备肉来平抑价格波动已经成为常态。这种调控手段不仅缓解了周期上行初期的过快上涨压力,也显示了对市场的调控能力。长期来看,市场的供需平衡仍然是决定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结语
新一轮的“猪周期”已经拉开帷幕。在产能调整、政策调控和消费回暖的共同作用下,猪肉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周期的持续时间和涨幅可能较历史周期更趋平缓,但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