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被曝毁约20余名应届生
小鹏汽车与应届生之间的就业协议风波
在时间的舞台上,一幕令人瞩目的就业协议风波正在上演。就在不久前,多名满怀期待的应届生在临近入职小鹏汽车的关键时刻,却突然接到解约通知。这些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涉及的岗位包括充满创意的UX设计、技术前沿的前端开发等热门职位。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些应届毕业生与小鹏汽车签订了就业协议,却在即将迈入职场之际,被公司单方面通知解约。解约的理由五花八门,如“业务调整”、“岗位不匹配”、“学校资质不符”等。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小鹏汽车虽然提供了5000元的补偿,但对于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重新求职的压力和时间的损失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困扰。有些受影响的学生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对于这一事件,小鹏汽车方面也做出了回应。他们承认是因为部分部门的业务调整和绩效优化需要,不得不做出解约的决定。但公司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忽视了对应届生的招聘和就业支持。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2年,小鹏汽车已经招聘了1600名应届生,还有900名待入职。公司表示会继续与受影响的毕业生进行沟通处理,并明确表示应届生招聘仍是公司的重点。为了提升经营效率,公司也需要优化非核心业务。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存在。在同一时期,理想汽车、哈啰单车等企业也被曝出类似的毁约事件。这反映出在新造车势力及部分行业在业务调整期的用人策略波动。从小鹏汽车内部员工透露的消息来看,公司人员流动频繁,存在“边裁员边招人”的情况。此次事件也被外界视为公司业务收缩的信号。
这场风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舆论质疑企业毁约成本过低,仅赔偿5000元对毕业生职业规划造成的影响是否可逆性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公司未提前预警,临近入职才通知解约的行为缺乏社会责任。该事件也暴露出企业在高速扩张与业务调整之间的用人矛盾,引发了关于校招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应届生权益保护的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