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原型就是他,攻破700城,远征阿拉伯
在当下这个时代,孩子们几乎没有不知道金庸及其经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其中,那位深情厚意、看似朴实无华却身怀绝世武功的郭靖,更是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虽然是汉人出身,但在蒙古部落中成长,其师傅是江南七怪。尽管蒙古对他有养育之恩,但他心中始终装着家国情怀,最终回归故土保卫家国。而这位英雄形象并非金庸凭空创造,他的原型便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郭侃。
或许一提起郭侃,大家会感到有些陌生,但提到他的先人,无不令人感叹。郭侃是名将之后,其爷爷和父亲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时,就已成为蒙古帝国的重要将领,为成吉思汗立下过赫赫战功。
郭侃的父亲郭德海在很早的一场战役中英勇牺牲,年幼的郭侃因此被蒙古的著名将领收养,接受蒙古的教育。长大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成吉思汗麾下的一员大将。
1253年,郭侃追随宗王旭烈兀进行西征。旭烈兀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五子,也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在这次征途中,郭侃开启了他的攻城历程。他们跨越了喀什米尔,渡过了阿姆河,更攻入了黑衣大食国的首都巴格达。期间,郭侃带领军队攻破了128座城池,整个西征期间共攻下七百多座城池。
《元史》中对郭侃的勇猛有这样的描述:“侃破其兵五万,下一百二十八城。”这次征战直接导致了一个在中东活跃了一百多年的暗杀组织被覆灭。
随着一次突发事件的爆发,西征大军不得不停止前进。旭烈兀紧急回朝争夺皇位,最终不敌忽必烈,只能向西逃亡并建立伊尔汗国。而郭侃选择留在忽必烈身边,为其效力。他也确实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如攻打并成功占领襄阳,便是忽必烈采纳了郭侃的策略。
郭侃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与小说中的郭靖确有诸多相似之处。郭侃并未成为成吉思汗的女婿,他只是在成吉思汗旗下的一名汉名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