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为何名声很不好呢?他为何多次背叛刘备呢?
孟达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并不佳,他扮演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角色。早在之前,他就曾背叛旧主,协助他人攻打刘璋。之后,他在关键时刻选择按兵不动,致使关羽被吴军擒杀。此后,孟达因害怕被追究责任,选择投奔他人,助其夺取了蜀国荆州的剩余三个据点。在曹军中,孟达并不满足于现状,甚至在汉中战役中谋划反叛,牵制了敌军,为诸葛亮进军汉中创造了机会。
关于孟达的射杀技艺,他的确是一名射术高明的将领。最为人称道的一战,便是他在背叛魏国后射杀了徐晃。当时,面对魏国的讨伐,孟达采用拒敌之策,直到徐晃在城门外挑衅,才引发他的愤怒。城头上的孟达一箭射向徐晃,箭矢正中其头颅。这一箭使得许多人质疑魏国的五子良将是否名副其实,毕竟连孟达这样的小人物都能轻易射中他们。
从这一战并不能说明五子良将的实力不济。毕竟,孟达和徐晃并没有正面交锋。虽然孟达的箭术不错,但要论箭术水平,他与徐晃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那一箭只能说孟达运气较好,打了徐晃一个措手不及。若论真实实力,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说到徐晃与孟达之间的对比,首先论武力,孟达显然不是五子良将中任何一人的对手。即使在射杀徐晃的那一箭上,孟达的箭术也稍逊于徐晃。徐晃曾射中随风飘荡的柳条上的棉袍,其箭术之高超可见一斑。
再来看军事能力,徐晃在刚入魏国时,就凭借新军之力,将名震天下的关羽打得节节败退。他并未依赖驻扎的援军,便解决了令魏国头疼的关羽问题。连曹操都赞叹他的才能,可见徐晃的军事能力与关羽不相上下。而孟达在领军作战时,更多地依赖围城战术和军队人数的优势。
孟达射杀徐晃只是一次偶然的巧合,他充分利用了地利条件。若真刀地比试,孟达或许并非徐晃的对手。他的名声和表现,更多地是由于他的反复无常和善于利用时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