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都喜欢背着一把剑,这剑有什么意义
近日,一段游客在武当山偶遇老道长练剑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热潮。视频中,一位七八十岁的老道长正在专注练剑,游客们见状纷纷想为他鼓掌喝彩。老道长却婉拒了他们的好意,称若师父知道他们鼓掌,会责骂他们。这位老道长展现出了远离尘世的仙风道骨,却又不失童真的一面,令人印象深刻。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道士总是与宝剑相伴,手持拂尘,背负宝剑,行走江湖。那么,为什么道士偏偏选择宝剑作为他们的象征呢?
这还要从道教的创立时期说起。在祖天师张道陵创立道教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道士们不仅要修心养性,还要抵御敌人的侵扰。他们通常被描绘为骑着黑虎坐骑,手持法剑的形象。据说,张道陵去世前留下了太上所赐的宝剑和都功印箓,作为天师府的信物。此后,印和剑便成了道教的象征。茅山宗师也相传有印有剑。全真派创派祖师在金庸小说中被描绘为身材高大,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
在道教中,宝剑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它不仅是道士行法的法器,还是道派传承的信物。道教认为法剑是神授的宝物,具有代天行法的威力。法剑历来为道教各派所珍视,被视为镇山之法器。
法剑在道教斋醮科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功行法时,咒、讳、气、符都要配合法剑使用。据《抱朴子遐览篇》记载,符剑是江南道士除鬼驱邪的必备法器。《录异传》还记载了会稽道士贺瑀凭借宝剑驱策鬼神杜夫的故事。而高功法师“持飞剑斩天皇”的记载也见于《道法会元》卷六十八。由此可见,法剑不仅是道士们出行旅行的必备法器,更是他们斩妖除邪、斩除心魔的利器。
道教的宝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它不仅是道士们行法的法器,更是他们修心养性、守护正义的象征。在道教的法术体系中,法剑的运用广泛且神秘,令人不禁对道教的深厚底蕴感到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