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要御驾亲征,为何仗还没打自己就跑了?

热点爆料 2025-04-22 10:23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在第二次战争的背景下,随着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似乎可以暂时平息战端。英、法、美三国并未因此满足,仍然选择继续与清打交道。此时的皇帝在武力威胁之下选择了妥协,然而对于公使驻京的问题却显得颇为犹豫。

这种犹豫在大沽炮台对英法两国进京使团的炮击行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这顿炮击让咸丰皇帝和朝臣们兴奋不已,却也为第二年英法的全力反击埋下了伏笔,战争再次爆发。

大沽炮台的失守,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僧格林沁倍感沮丧。他不仅失去了部分骑兵,更是面临着整个战局的严峻挑战。天津失陷后,他上了一道密折,建议咸丰皇帝前往热河避难。

咸丰皇帝收到这份密折后,大发雷霆。他愤怒地发泄对洋人的愤怒,并决定亲自统率军队,“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他下发了僧格林沁的密折,要求大臣们商议对策。他的愤怒只是给所有臣子看的,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他的真实意图。

大多数人被咸丰的愤怒所鼓舞,认为皇帝要亲自打洋人,平民愤。那些了解内情的人却有不同的想法。他们开始拐弯抹角地表达意见,甚至提及北宋的历史,暗示议和的必要性。他们担心,如果战争无法取得胜利,皇帝是否应该坚守北京城?

游猎出身的清朝皇帝从未有过守城的经验。尽管北京城高大坚固,有着层层叠叠的防御体系,但咸丰皇帝对于守城毫无信心。他的真实意图并非亲征或守城,而是采取避战的策略。他表面上展示出不屈的斗志和昂扬的精神,实际上却在考虑脚底抹油,一溜了之。

尽管咸丰下令扣留了英国的谈判使团,并对他们施以酷刑,迫使承认自己是叛贼。但当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与洋人交战并折尽本钱后,咸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跑。他没有率领军队进攻,而是领着六宫连夜逃往热河。这样的行为无疑让人们对他的勇气和决心产生了质疑。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