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课文原文
窗外茫茫戈壁,火车在其中穿行,似乎要与天地融为一体。在这无尽的荒原上,没有人烟,没有山峦叠嶂,也没有水波荡漾。唯有那浑黄一体的景色,如同大地母亲的宽广胸怀。
在这空旷的天地间,如何判断列车的行进呢?目光所及,只有那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延伸。它们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苍茫的大地,每隔数秒,便飞快地闪过窗外。其中一位旅客被这些戈壁滩上的守护者深深吸引,陷入了沉思。
车厢内,孩子们的好奇声音打破了寂静。“爸爸,看那树多高!”大孩子兴奋地摇晃着爸爸的腿。爸爸沉浸在回忆中,并未立刻回应。倒是旁边的妹妹抢先插话:“那不是树,那是大伞。”孩子们开始争论起来。哥哥坚持:“它是树,不是伞!”
这场小小的争论引起了爸爸的注意。他微笑着,轻抚着孩子们的头,解释道:“这是白杨树。”哥哥追问:“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思考片刻后,向孩子们讲述:“白杨树天生如此直挺。无论在何处需要它,它都会迅速生根发芽,长出壮硕的枝干。无论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都坚韧不拔,毫不动摇。”
爸爸向孩子们讲述的不仅仅是白杨树的故事,更是他内心的表白。孩子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爸爸的情怀,但他们知道爸爸妈妈都在新疆工作,他们即将跟随爸爸去新疆读书。现在他们多了一份认识: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白杨树,他们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长。
爸爸搂着两个孩子,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棵高大的白杨树。火车的行驶让他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侧,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旁,几棵小树正勇敢地迎向风沙成长。
借由父子间的对话展开情节,通过白杨树的坚韧顽强特点,象征着那些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风貌。他们如同白杨树一样,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都能坚韧生长,为边疆的建设贡献力量。这份精神是如此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