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手握十万精兵,面对李自成为何全军覆没?
我是奇闻网的小编。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位传奇人物——孙传庭。
孙传庭,一个在四十七年里深通兵法、久经战阵的英勇将领。他一直在陕西境内与各路农民军斗智斗勇,擒获第一任闯王高迎祥,多次打败农民军,可谓功勋卓著。因得罪了宠臣杨嗣昌,孙传庭被免去职务,身陷囹圄。
到了崇祯十三年,李自成重新崛起,势力迅速壮大。这时,崇祯帝想起了在牢中的孙传庭,亲自召见他。虽然孙传庭已经做了三年大牢,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但他仍然自信满满,认为凭借五千精兵就能破贼。
当他真正投入到战斗中时,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李自成的势力已经超乎想象,他需要更多的兵力和资源来应对。于是,他提出“非练兵二万,饷百万不可”。但崇祯帝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反而责备他并催促他迅速出关作战。
在河南郏县,孙传庭设下伏兵,成功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取得了首战胜利。由于官军供给不足和天气原因,他们遭遇了失败,史称“柿园之役”。虽然此战先胜后败,但孙传庭的军队损失并不大。
之后,孙传庭积极备战,为了战胜农民军,他努力募集勇士、开屯田、修缮器械、积粮备草。李自成此时已经南下湖广,在襄阳建立政权。崇祯帝心急如焚,一再催促孙传庭出战。
面对朝廷的压力和财政困难,孙传庭深感无奈。他知道此次出征可能无法返回,但仍然义无反顾地率领十万大军出关。这场汝州之战几乎是“柿园之役”的翻版,最初明军不断取得胜利,但最终由于粮饷供给问题和其他因素导致大溃败。农民军追逐四百里,官军损失惨重。最终,孙传庭战死沙场,李自成率军攻破潼关,占领关中。
孙传庭的战死标志着明朝的衰落和灭亡。他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展现了一位忠诚、勇敢、坚定的将领形象。他在逆境中坚持备战、积极应对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