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教育、实践、传播、治理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共同构筑社会主义精神家园。以下是具体的实施路径:
一、制度与法治的双向融合
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核心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构建常态化、规范化的制度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领域得到贯彻落实。要完善法治支撑,通过法律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结合,推动典型案例的示范宣传,如重庆高院发布的弘扬核心价值观案例,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二、教育的深化与实践的养成
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以思政课为主渠道,结合“四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精神谱系,强化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通过主题宣传、社科普及活动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倡导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入。要突出实践导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中内化价值观,形成知荣辱、树新风的道德风尚。
三、传播方式的创新与载体的丰富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新媒体、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价值观的感染力。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创作,通过文艺作品、红色资源等载体,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提升传播的渗透力和覆盖面。
四、社会治理与民生实践的融入
将价值观建设与民生改善、公共服务优化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如就业、教育公平等,增强价值观的现实认同。发挥党员干部和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以优良作风凝聚群众,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五、理论指导与历史传承的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动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有机融合。强化国际话语权,在文明交流中彰显中国价值,以文化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上述路径的协同发力,我们可以系统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信仰和行为准则,共同构筑社会主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