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万历皇帝为何用古怪的北斗七星葬式
明定陵:介绍万历皇帝的神秘葬式
明定陵作为明十三陵中的第十座陵墓,埋葬着第13位神宗皇帝以及他的两位皇后——孝端与孝靖。这座陵墓在1956年开启,至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万历皇帝的葬式一直是个谜,他的尸体姿势不同寻常,仰面朝天,右手扶面。
北京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据王秀玲介绍,皇帝和皇后们的葬式并非普通的姿势,而是采用了特殊的“北斗七星”葬式。在这种姿势下,帝王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宛如安睡。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占地面积广阔。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发掘的第一座皇陵,为我们揭开了明代帝墓的秘密。定陵地宫由五座殿堂连接组成,全部采用石结构。后殿的正面棺床上停放着三口棺椁,分别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以及两位皇后的。
当时定陵发掘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的尸体保存情况。万历皇帝尸体放置在一条锦被上,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的葬式也与一般不同,她们都是向右侧卧。
王秀玲认为万历帝的原葬式应为侧卧式。因为尸体如果平放,一般晃动也不会有大变动,只有侧卧式在碰撞时才会容易变动。而且根据棺椁入葬情况分析,万历帝的棺椁确实有过碰撞的记录。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而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对应人间帝王。封建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所以死被视为“升天”,他们的葬式也与天文星象有关。
基于这种思想观念,皇帝们将自己视为天帝的代言人,时刻将行为与天文联系在一起。他们的葬式采用了象征“升天”的“北斗七星”葬式,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神秘的葬式,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星宿的崇拜和对天意的敬畏。
趣事百科
- 解析:万历皇帝为何用古怪的北斗七星葬式
- 诸葛亮有哪些警世名言流传于世呢?
- 清兵入关后为什么明朝正规军争当投降,而农民
- 南宋端平更化:只是一场不彻底的政治改革
- 乾隆83岁生日那天亲笔写下了哪个字?和珅为何会
- 秦始皇被刺杀的时候,为何大殿外的侍卫不救驾
- 3岁丧母10岁丧父,和珅的年少时期
- 借条怎么写 范本
- 李元吉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许多贡献,为何最终
- 明朝一调兵为什么就有几十万?
- 三国徐庶为何成了最孤独的人
- 努尔哈赤将妻兄、妻侄勒死,背后真正原因是什
- 诸葛亮一生中用错的三个人,导致蜀汉提前灭亡
- 毛惜惜被封为英烈夫人,南宋时高邮名妓毛惜惜
- 古代军功是如何计算的 古人谎报会受到什么惩罚
- 美法准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