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提升威望,决定向蜀汉发起攻击。他命令钟会率领超过十万大军主攻汉中,而邓艾则率领三万军队进攻沓中,以牵制当地驻军。他还派遣军队进攻阴平与桥头,意图切断姜维退回汉中的退路。
钟会的进攻势如破竹,汉中大部分地方都顺利攻占,只有汉城、舒城的蜀军坚守城池。与此邓艾虽然成功击败了姜维,但姜维仍然突破了诸葛绪的防线,与蜀汉的援军汇合,共同防守剑阁。
诸葛亮在诸葛瞻年仅八岁时离世,因此诸葛瞻并未受到其父亲的亲自教导。他在少年时期便担任重要职务,因人们对诸葛亮的怀念,对诸葛瞻寄予厚望,并纷纷称赞他的才华。过度的赞誉让诸葛瞻的真实才能被夸大。
邓艾偷渡后迅速攻下江油等地,并修整部队。虽然军队人数不多,但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堪称精锐。蜀汉的朝臣们无不惊慌失措,每日惊恐数次。无奈之下,诸葛瞻率领蜀中的部队迎战邓艾。
个人认为,蜀汉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汉中,由姜维统帅,这些部队经验丰富,多次参与北伐。而诸葛瞻率领的部队大多是留在成都后方的部队,他们主要以驻守为主,实战经验相对较少。
当姜维与钟会对峙时,邓艾却巧妙地绕过了蜀军的防御范围,突袭阴平,直插蜀中腹地。消息传至刘禅耳中,他立即派诸葛瞻带领万余军队前往。当诸葛瞻抵达涪县后,却犹豫不决,停止进兵。黄崇多次建议他占据险要地势,但诸葛瞻并未采纳。由于他的迟疑,蜀军前锋被邓艾率领的军队击败,诸葛瞻、张遵、黄崇等人在此次战役中英勇牺牲。
这场战役的失败给蜀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人们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邓艾的智勇双全和迅速行动也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将,为后世所铭记。这场战役也展示了战争中战略和决策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兵力多少的决定胜负,更是智慧和勇气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