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守岁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奇闻趣事 2025-04-22 19:01www.kangaizheng.com童年趣事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代表着农历新历的开始,是崭新一年的岁首,人们口中的“年节”。这个喜庆的日子,举国欢庆,各地的习俗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展现着本土的韵味。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人们都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家家户户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无论各地的习俗如何不同,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守岁。

守岁,是民间在除夕夜的独特习俗。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等。守岁的含义是人们在除夕夜这一天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据说如此照过之后,便能寓意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也代表着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共同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

这一习俗源远流长,最早可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记载,除夕之夜,人们相互赠送礼物、酒食,长幼聚饮,祝颂完备,彻夜不眠,等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随着时间的流转,守岁的习俗在唐朝逐渐兴起。《杜位宅守岁》的诗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到了宋朝,守岁已经席卷全国,成为春节的一种重要习俗。苏东坡的诗词中便描绘了儿童守岁的欢乐场景。而《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了当时人们围炉而坐、达旦不寐的守岁情景。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守岁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看春晚成为了许多家庭守岁的主要方式。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守岁”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却从未改变。“守岁”中的“守”字既代表着人们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美好期望。一个“岁”字则象征着人们在新年后将增长一岁。在这个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分享过去一年的故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既充满趣味又增进感情。这个传统习俗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参考资料《东京梦华录》、《风土记》)

上一篇:比利亚雷亚尔胜曼联夺欧联杯冠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