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那些名字奇怪的官职权利有多大?真相令人震惊
当我们观看古装电视剧时,总会被其中丰富的古代官职名称所吸引。有一种官职,虽然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在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例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太子”。今天我们要深入的官职是“布政使”。
首次看到“布政使”这个名称,我们可能会误以为他们是管理布匹的官员。深入了解后我们会发现,这个职位的职能远不止如此。那么,这个职位具体是做什么的呢?如果放在现代,它相当于什么职位呢?
实际上,“布政使”是承宣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司,是明清两朝的省级行政机关。明朝时期,承宣布政使司取代了行,成为省级地方行政机关,并作为国家一级行政区。承宣布政使司主要负责处理行政区内的民事事务。
在明朝时期,承宣布政使司的权力相对分散。行政事务由承宣布政使管理,而司法权则由提刑按察使管辖,军事则由都指挥使司负责。这三个部门共同构成了省级行政区的最高机构,类似于元朝的行中书省。
清朝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制度,但精简了承宣布政使司的机构设置。清朝裁撤了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只保留了布政使司,并且只设一位布政使。
尽管布政使的职位在清朝时期不再像明朝那样分左右两员,且其权力有所改变,但其在清朝仍然是省级行政单位的主要行政机构。经过清朝的改革,布政使成为了省级行政单位唯一主管行政事务的机关。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布政使相当于现代的省长一职。
布政使是古代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作为巡抚的下属,专门负责省内的行政事务。在明朝时期,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承宣布政使,类似于现代的多位副省长。而在清朝改制后,尽管其头顶有总督和巡抚两个高级职位,但布政使仍是省级行政机构的主要行政长官,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