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曹操挖坟,刘备做的事也让人不敢苟同
《演义》一书,尊刘贬曹,流传千古,也难怪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历史上的刘备,并非大家印象中那般仁慈和义。
刘备,此人在历史记载中的所作所为,令人叹为观止。他并非没有狠辣的一面,面对困境,他曾多次抛妻弃子。据史书记载,至少有四次他在逃亡过程中,因为自身难保而选择舍弃妻子。这种行为虽带有无奈,但也反映出他在生死关头,自我保全的决绝。这一点,他与曾经的汉高祖刘邦颇为相似。刘邦在兵败逃亡之时,也曾因马车太慢而数次欲弃子,最终都是下车后又将其找回,这一行为也曾让刘邦愤怒至极。
在打下益州之后,刘备面临财政困难,竟采取了一种极其不光彩的手段。历史学者评价他的这一行为,甚至比盗墓更加可耻。刘备自创了一种货币,名为直百钱。当时人们使用的是五铢钱,刘备的直百钱以一枚换百枚五铢钱的汇率进行强制兑换。
看似只是货币更替,实则内含玄机。直百钱的实际含铜量远不到五铢钱的一半。起初,刘备制造的直百钱重量接近五铢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量越来越轻,最后甚至不及半铢。这样的强制兑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它无异于一场明抢,苦了老百姓。
若以现代货币体系类比,这就像是拿不到十块钱的货币,却强行要求换取他人手中的一百元。这也是为何被誉为天府之国的蜀国,后来变得穷困潦倒的原因之一。如此行径的刘备,竟还能被称为仁义,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反观曹操,在筹集粮饷的困境中,他选择的是去盗墓,虽同样不为光彩,但相较于刘备的手段,却显得堂堂正正。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两者行事皆有不光彩之处,但刘备看似仁义的外表下,手段更为卑劣。历史的真相往往令人惊讶,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历史的真相是何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