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攻后燕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如何?
北魏皇始元年(永康元年,公元396年),北魏帝国主将拓跋珪统领大军南下,拉开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序幕。这场战争的目标是攻取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并击败后燕军队。在这场历时一年五个月的战役中,北魏展现了其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参合陂之战后,后燕遭受重创,主将不久病逝,太子继位。北魏主将拓跋珪为取得中原,乘机于皇始元年八月,率领步骑四十余万大举进攻后燕。南出马邑(今山西朔州),越过句注山,一路势如破竹。
皇始元年九月,魏军在晋阳城外大败并州牧,攻克晋阳城(今太原西南)。慕容农仓皇逃归中山。与此魏军另一支部队也从军都关(今居庸关)出兵,攻克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拓跋珪继续率军东进,直指后燕国都中山。燕王慕容宝固守中山,同时派出军队警惕其他地方的战事。一切军务均委托赵王负责。
十月,拓跋珪派遣两支精锐部队暗度陈仓,从晋阳出发,迅速攻取常山。常山以东的郡县守将纷纷投降或逃走。拓跋珪见中山城防守严密,决定改变策略,率军南下。不久,后燕发生内乱,给北魏带来了机会。燕主慕容宝调集大量军队屯驻柏肆,准备迎战魏军。然而夜袭的燕军未能得手,反被魏军大败。慕容宝率余部逃回中山,途中遭遇大风雪,冻死者无数。拓跋珪乘胜追击,燕军多次溃败。最后慕容宝放弃大军,仅率两万骑兵逃回中山。中山城内的将士纷纷投降或被俘虏。随后中山被魏军攻克。不久之后邺城也被魏军占领。皇始三年正月后燕范阳王南徙滑台拓跋仪率军进入邺城后追击慕容德至黄河而归北魏伐后燕之战结束这一战役充分展示了北魏的强大军事力量及其在战略主动权上的把握经过一年五个月的激战北魏终于彻底击败了强大的后燕从此北魏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这场战役彰显了拓跋珪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为北魏日后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