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发动兵变时姜维袖手旁观,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在历史长河中,三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众所周知,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今天,让我们跟随奇闻网小编的脚步,深入了解公元234年蜀国的重大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
这一年,对于蜀国而言,可谓波澜壮阔。就在五丈原前线,伟大的丞相诸葛亮离世。他的离去,仿佛让蜀国失去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诸葛亮的地位无人能及,他的离世无疑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与此蜀国还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魏延的兵变。随着五虎大将的凋零老去,魏延成为新生代武将中的佼佼者,是蜀国对外战争中的主力干将。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一直不和,诸葛亮在死前特意安排杨仪担任全军统帅,这无疑让魏延感到愤怒和不满。
魏延的兵变引发了与杨仪的冲突。由于杨仪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蜀国众将都站在他的一方。最终,魏延被击败并被杀。这场事件虽然惊险但最终得以平息。
在这个过程中,姜维也在军中,他目睹了魏延从兵变到被杀的整个过程。他选择了袖手旁观,没有任何表示。姜维的反应令人疑惑,但一年后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精明强干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
当蜀国大军撤回成都后,那些参与击杀魏延的人遭到了严重的惩罚。杨仪自以为立下大功,却未得到任何奖励或升迁封赏。最终他被撤职查办并流放,不久后在狱中死去。马岱也没有好下场,他被雪藏并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中。
姜维看到了这一切背后的真相——这是刘禅对魏延被杀的不满和背后相权与皇权的激烈博弈的体现。他意识到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已经威胁到了皇权,而刘禅已经开始利用魏延来制衡诸葛亮。因此他选择了不参与这场争斗,保持了中立的态度。这一决策使他赢得了刘禅的信任与重用。姜维能在蜀国身居高位数十年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智慧和能力让人佩服不已。历史是深邃而神秘的,想要了解更多真相就请阅读经典史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