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京之战:袁绍统一河北之战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战争的压力笼罩在南境营寨上空。面对强大的袁绍军队,守将们心知肚明,他们无法抵挡这汹涌而来的进攻,而援军似乎也只是空谈。将领们纷纷投降或溃散,袁绍的大军已经逼近易京城门。在这种危难的时刻,公孙瓒将军寄希望于外援。他派儿子公孙续前往黑山军寻求帮助,同时打算亲自率精锐骑兵反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
关靖的忠告让公孙瓒停下了脚步。他提醒公孙瓒,军心离散之际,之所以能坚守,是因为家人和将军的领导维系着他们的信念。若公孙瓒贸然出击,易京的陷落将指日可待。听从了关靖的建议后,公孙瓒放弃了出城的计划。
袁绍的军队仍在逼近,公孙瓒的处境愈发窘迫。到了建安四年的春天,黑山军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十万大军分三路支援公孙瓒。当援军还未到达时,公孙瓒密令公孙续带领五千铁骑埋伏在北方低洼地区,以点火为信号夹击袁绍。这一计划却因袁绍的巡逻兵得知书信内容而败露。当约定的信号发出时,公孙瓒误以为援军已到,遂率军出击,却不料遭到袁绍伏兵的猛烈攻击,大败而回。
面对困境,袁绍采用挖掘地道的方式攻击公孙瓒的城楼。他让人在地道中点火烧毁木柱支撑,导致城楼崩塌。通过这种方式,袁绍逐渐攻入公孙瓒所居的中京。
自知命运已定的公孙瓒,在绝望中绞死了自己的姐妹、妻子儿女,然后放火自焚。袁绍率军登上高台斩杀公孙瓒,田楷在战斗中牺牲。关靖感叹自己未能阻止公孙瓒的出城计划,选择冲入袁绍军中英勇赴死。而公孙续也被匈奴屠各部杀害。
经过这场战役,袁绍统一了河北,再无后顾之忧。他兼并了公孙瓒的军队,获得了易京囤积的三百万斛军粮,实力大增。此时的袁绍意图南下争霸天下,开启了大规模南进的准备。这场战斗不仅改变了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格局,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