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自缢殉国,他的妹夫巩永固是如何做的?
关于崇祯皇帝的选择:生死之间的徘徊与决断
对于崇祯皇帝的自缢殉国,世人评价褒贬不一。有人钦佩他的“君王死社稷”的气节,但也有人质疑他的决定,认为他未能充分利用迁都这一选择。在朝中的纷争与纠结中,确实有人提议崇祯皇帝南迁,以图后续复兴之路。
崇祯的皇后周氏,曾在朝廷内忧外患之际,轻声细语地提出南迁的建议:“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崇祯皇帝并未对此给予回应。当京城即将陷落之际,周皇后不禁感慨道:“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遗憾之中,她选择了自尽殉国。
除了周皇后之外,还有一位心系天下的亲属,那便是驸马巩永固。他与乐安公主的感情深厚,而乐安公主在明朝的地位非同一般,她的哥哥明熹宗以及另一位哥哥均为皇帝。巩永固不仅与公主感情甜蜜,还颇有能力。当李自成进攻时,他坚守崇文门,表现出色。
在明朝岌岌可危的时刻,巩永固向崇祯提议南迁,并承诺自己虽本事有限,但可招募数万人保护崇祯安全撤离。崇祯皇帝犹豫不决,未能下定决定。当李自成的大军包围京城时,崇祯皇帝焦急万分,向巩永固求助,但此时已无法挽回。
巩永固深知大势已去,含泪对崇祯表示:“亲臣不藏甲,臣等难以空手搏贼。”他遗憾自己无法再招募人马保护崇祯南迁。崇祯听后,心情沉重,巩永固决定拼死一战。
在城破之际,巩永固选择回家,向北方敬酒三杯,表达对皇帝、公主及自己的敬意。接着,他把公主留下的五个孩子捆在公主的棺木上,写下“身受国恩,义不可辱”八字,然后点火自焚,以死殉国。这一年,巩永固年仅31岁。
当时,许多官员不愿受辱,大都先杀了妻儿再自尽。崇祯皇帝也下令皇后、贵妃殉国。最终他在煤山上自缢身亡。明朝就此灭亡。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崇祯皇帝与朝臣们的忠诚与决心,也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