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死后都在口中放置东西 古人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于热衷于古人死后口中之物奥秘的朋友们,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富有神秘色彩的文章,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神秘习俗。
观看盗墓小说或电视剧时,我们常常看到盗墓贼进入墓室,打开棺材,从逝者口中取宝的情节。实际上,在古代,人们在下葬时会将玉石、珠宝等物放入逝者口中,同时还会陪葬金银珠宝。这种做法被视为一种古老的殉葬风俗,体现了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历史上曾真实发生过一起著名的盗墓事件,即军阀孙殿英盗掘东陵慈禧墓。孙殿英撬开慈禧口中的宝物,取出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据说这颗夜明珠是失传已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世间极为稀有,曾在1908年被估价高达1080万两白银。
那么,为什么古人要在口中含贵重的宝物呢?这种殉葬方式自先秦时代就已存在。根据口中含物的尊贵程度,可以推断出逝者生前的身份地位。普通百姓口中含的是谷物等物品,而嫔妃等贵族则往往含有世间稀有的珍宝。
关于口含的作用,古人有着各种说法。有人认为口含可以防止招来祸患,避免逝者在阴间乱说话而惹怒阴间使者。还有人说,口含之物可以作为在阴间的买路钱,以便逝者顺利转世投胎。这些说法在今天看来可能是迷信,不可轻信。
另一种科学的解释是,古人认为口含玉石等物,其寒气有助于阻止尸体腐化。为了保证尸身不腐,人们还制作了玉衣、使用棺材等措施。人死后面部会凹陷,口含东西可以使面部鼓起来,保持生前的容貌,让死者体面地离开人间。
按照现代的科学发展观,这些理念固然不可轻信,但这也是古代的一种风俗。而且,正是这些古董的入殓,让我们现代人得以一窥古代的生活面貌,也不失为一种收获。这些文物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